民國三年版正面為袁世凱側(cè)面像,上列“中華民國三年”,“年”字后沒有“造”字,“民”字中有一“點”。鑄造量較少的版別有:“O”記版、粗發(fā)版、三角圓版、開口貝版、加鑄“甘肅”兩字版、背雙星版、大胡須版、大耳朵版等。
民國三年(1914年)二月民國政府財政部公布《中華民國國幣條例》,整頓統(tǒng)一幣制,規(guī)定民國三年袁頭像銀幣一元為本位幣。重七錢二分,成色銀九銅一(后改為89%),統(tǒng)一流通。由天津造幣廠開鑄。后南京 、廣東 、武昌 、甘肅造幣分廠陸續(xù)開鑄,幣值有一元 、半元 、二角、一角等面值。有簽字 、無簽字版,邊齒為185 、170道直線。紀年有三年 、八年 、九年、十年四種,細微差異頗多,成色參差不齊。本品為民國三年(1914年)蘭州造幣廠鑄,此系甘肅“袁大頭”最初鑄品,花文較粗,成色甚劣,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