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及第銅鏡 是明清時期流行的科舉文化主題銅鏡,主要用于寄托士子對科舉成功的祈愿。其特征包括圓形鏡身、扁鼻鈕、四個對稱凸起方框以及“狀元及第”四字銘文,字體遒勁飽滿。
典型特征
材質與工藝:多為黃銅鑄造,鏡面經水銀泡漿處理呈銀灰色,邊緣飾以突起窄邊或弦紋。
銘文布局:鏡鈕四周分布四個方框,內鑄“狀”“元”“及”“第”四字,部分版本在“狀”字方框右側留有長方形突起區(qū)域(內文字已模糊)。
文化寓意:反映科舉制度對社會文化的影響,體現普通百姓對通過科舉改變身份地位的渴望。
吉林市博物館 藏品(1975年出土):直徑13.1厘米,鏡鈕周圍有四個凸起方框,內鑄“狀元及第”四字,銘文外環(huán)繞凸弦紋。
故宮博物院 藏品:直徑14.7厘米,圓鈕周圍分布四個方格,內鑄“狀元及第”四字,其中“狀”“第”二字間有“□□□造”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