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質量鑒定背景介紹
河南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與山西某重型起重機有限公司簽訂《起重機買賣合同》,購得自平衡架橋機一臺。施工中,設備被發(fā)現(xiàn)存在諸多質量問題,如主梁支承轉盤與伸縮立柱干涉、內檔尺寸過小、前支腿電機與副支腿碰撞、天車與支腿電機行走不同步等。用戶多次聯(lián)系生產方處理,問題仍未根治,影響工程進度與安全。雙方就產品質量責任產生糾紛,客戶將案件訴至河南某院。
二、委托事項與機構受理
某院因審理需要,委托設備鑒定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涉案設備進行全面評估。具體委托鑒定事項包括:對自平衡架橋機的設計是否存在缺陷進行鑒定,評估設備質量是否符合雙方合同約定的技術要求(以《起重機買賣合同》附件圖紙為準)及國家標準(GB/T相關標準);若存在產品質量問題,分析問題原因。
江蘇聯(lián)正鑒定機構作為獨立的第三方質量鑒定機構,正式受理了此項產品鑒定的委托。我們秉承客觀、科學原則,通過嚴格流程確保鑒定結果公正可靠,體現(xiàn)機構在解決質量糾紛中的核心價值。
三、鑒定流程和方法
江蘇聯(lián)正鑒定機構受理委托后,立即組織鑒定組展開多階段工作:
資料審查階段:鑒定組首先審查了《起重機買賣合同》、附件圖紙、設備監(jiān)督檢驗報告等基礎文件,并擬定《現(xiàn)場勘驗通知書》,協(xié)調各方參與。
現(xiàn)場勘驗階段:機構工作人員與專家、委托方、申被雙方共同抵達設備存放現(xiàn)場。專家向雙方了解案情細節(jié),并進行實地勘驗:
設備已拆散存放,重點檢查了爭議部件(如主梁支承轉盤和伸縮立柱)。
通過測量發(fā)現(xiàn)前支腿橫梁總長7700mm,轉盤座中心距7000mm,伸縮立柱中心距4500mm;轉盤尺寸1820mm×1750mm。
現(xiàn)場模擬裝配顯示,轉盤旋轉26°后即開始干涉,45°時干涉嚴重(干涉量約74mm)。
補充資料分析:接收被申請方補充的《SH-JQJ120-30架橋機使用說明書》等文件,對比兩份設計圖紙,確認圖紙一中伸縮立柱間距4500mm導致干涉,圖紙二修改為4200mm可消除問題。
技術分析驗證:使用AutoCAD軟件1:1建模模擬,結合現(xiàn)場數(shù)據,進行動態(tài)測試:
部件質量問題:“主梁支承轉盤與伸縮立柱存在設計缺陷(伸縮立柱間距偏大),導致旋轉時結構干涉。”
運行故障/隱患:“前支腿電機與前輔助支腿發(fā)生碰撞干涉,原因同屬設計錯誤。”
性能測試驗證:安全距離問題通過數(shù)學模型(M' = M × cosφ)計算,偏轉45°時主梁間距僅4950mm,但屬使用超范圍,非設備缺陷。
整個流程耗時嚴謹,涵蓋資料審閱、實地測量、軟件模擬等多角度方法,確保鑒定全面性與準確性,凸顯我機構能力。
四、鑒定機構給出的鑒定結論
綜合現(xiàn)場勘驗、技術測量及動態(tài)測試結果,江蘇聯(lián)正鑒定機構給出產品質量鑒定結論:
1、涉案自平衡架橋機未發(fā)現(xiàn)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相關證據。
2、《起重機買賣合同》后附圖紙存在錯誤,導致自平衡架橋機制造后:存在主梁支承轉盤與伸縮立柱干涉以及前支腿電機與前輔助支腿干涉的缺陷,不符合使用要求。
注:受篇幅限制,以上僅展示了部分核心鑒定圖片與數(shù)據。如需了解更多案例,歡迎聯(lián)系江蘇聯(lián)正鑒定機構工作人員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