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國產百喜草,廣州國產百喜草,廣州寬葉草,廣東寬葉草,原產南美巴西、巴拉圭、阿根廷北部等亞熱帶多雨地區(qū),1974年從澳大利亞引入中國廣西、廣東等地試種,首先在廣西畜牧研究所栽培,經十年來的引種觀察和區(qū)域試驗,并進行了大面積的種子生產,現(xiàn)已作為一個當家品種在草地改良中推廣應用。
叢生,半匍匐狀,有粗短根莖,莖節(jié)著地生根,并長出分蘗,可用分株繁殖。葉片長達40cm,寬3cm,葉鞘基部暗褐色。草層高50-60cm。穗狀總狀花序。種子小,每千克70萬至74萬粒。喜溫暖濕潤氣候,適于亞熱帶地區(qū)栽培。耐熱不耐寒,較耐旱、耐瘠、耐酸,而在肥沃濕潤的土壤上生長。用種子繁殖,在中國,春播3至4月播種,秋播8至9月播種,一般均勻撒播亦可,條播行距40-50cm。每畝播種量3至5公斤, 5月至6月開始抽穗開花,結籽多,每公頃產種子約500kg。一年可刈割3-4次,每公頃產干物質10至12噸。在花期時分析,干物質含粗蛋白質9.95%,粗脂肪1.65%,粗纖維30.29%,無氮浸出物49.9%。如混播宜與威地大豆、綠葉山螞蚯、銀葉山螞蚯、大翼豆等豆科牧草混種。耐放牧,適于建立人工草地、治理水土流失、恢復植被、工程邊坡防護、綠化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