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逆的區(qū)塊鏈交易
比特幣經常被用于詐欺、非法交易的主要原因,是錢一旦到手就再也拿不回去了。
過去銀行在特殊情況下,能主動介入并凍結交易或帳戶。然而比特幣的交易沒有銀行作為中間人,而是由網絡上的礦工驗證后記錄到區(qū)塊鏈上就完成交易。而礦工在執(zhí)行運算的時候,并不會知道哪一筆交易是贓款或哪一筆不是。
而且每一筆交易都是由大批的礦工彼此競爭驗證速度以獲取獎勵,因此在事前沒人知道會由哪個礦工負責驗證。公權力也就沒有明確的目標可以停止,使得比特幣的交易一旦開始就是完全不可逆的。
攻擊交易所來操控價格
最常見的攻擊是黑客惡意制造出大量的訪問流量,占用交易所服務器的工作量、網絡頻寬,讓用戶無法使用交易所。
交易所網頁無預警故障,就像是金融機構無預警暫停營業(yè),容易造成用戶恐慌導致幣價下跌。黑客在刻意制造出來的價格低點大量購入,就能賺取價差
上通常會簡短的說交易所被黑了,但有時候只是交易所被攻擊而無法正常提供服務,并不真是有的人的錢被偷走。
除非黑客取得你的電子錢包私鑰。
黑客竊取錢包私鑰或鉆交易所漏洞
你可以把電子錢包的私鑰,簡單的理解成錢包的密碼。因為私鑰被竊取,黑客就可以用你的名義把錢轉出去。
黑客通常是竊取線上交易所內錢包的私鑰,再將錢透過區(qū)塊鏈的機制轉出,而不是破解比特幣的加密算法或是區(qū)塊鏈的驗證機制。
一般來說,交易量越小的交易所通常防護越松散,因此更容易成為黑客攻擊的目標。很多小交易所發(fā)生過數字貨幣被竊取事件。
但有時候,也不真的是有黑客攻擊。是交易所佯稱系統(tǒng)被攻擊了。